教学文章
首页 找教练 找场馆 培训信息 教学文章 教学视频 品牌动态

网球回击下旋球

艾红军 2013-01-06 09:35:08 5572浏览量


  网球回击网球下旋球(削球)采用东方式反手或大陆式握拍均可。

  一.准备动作

  基本姿势同上旋球。由于下旋击球的机会随时都可能出现,所以击球者不管在底线还是在网前都要随时对此有所准备,以快速应变,而对下旋击球的准备一般更多地是体现在战术意图中,而非体现在动作外形上。

  二.引拍动作

  在上步、转体的同时以拍头为先导,引领持拍手向异侧肩头方向做后摆。可以发现,反手削球后摆动作的关键仍在于转体,即同时转肩、髋,这与反手上旋球是一样的;手臂也还要保持弯曲,若伸的话你会觉得根本无法获得与球对抗的力量;拍头高于手,拍面打开(角度视各人习惯而定,与地面约成45度角是个可以参照的标准),但手腕不要刻意翻转,只要自然而稳定地把持住球拍就可以了;直线后摆到位,持拍手、臂和球拍尽量中要有多余的划弧及摇晃;双膝弯曲,重心落在与持拍手相异一侧的脚上;眼盯来球。

      三.挥拍击球动作

  球拍在大臂的带动下由高于击球点处斜线“下切”击于球的后下部将球击打出手。在此过程中,由于反手削球多用单手而且是离心用力,所以较之正手(向心用力)要多耗费些力气才能击出同样有威胁的球(这与正反手上旋球的道理是一样的)。为弥补此中的差距,反手削球前挥时除了仍格外要保持手臂、腕的坚固与强劲,保持大臂和肘一直收近身体,避免松散打开,不可手软外,尤其要把握好转体发力的节奏,身体各部位要协同一致,用整体的力量去对抗来球,总体感觉应是先持拍手一侧的肩胛用力“靠向”来球。然后转体击球。

  下旋球的击球点同样在身体的侧前方,击球时拍面的开放深度视需要而定,若希望球出手后有很强的穿透性和侵略性,拍面就要开放得小一些,即常说的把抑面“立”起来;若希望球出手后高飘一些,则并而就要开放得大一些,初学者应对此多做比较以找到最佳感觉。

      四.随挥动作

  击球后手、臂、拍乃至整个人体重心顺应出球方向也有一个向前跟进的动作。削球的随挥应体现简捷、短促的特点,随挥路线越短越好,收拍要及时,小臂和手腕不要甩动和上下地翻转,随意地挥洒球拍将令球失去控制。一般来讲,随挥结束时球拍虽然可以挥至持拍手一侧的身畔,但击球者自己必须意识到削球发力的实际终结点是在出球方向的假定延长线上,余下向旁边拉的动作只是惯性所致。

  整个削球动作应给人朴实刚劲、切中要害的感觉,后摆至随挥的动态过程中拍与手最好是目的明确、直来直去,任何化哨、无节制的动作都足一种“恶性的浪费”。

  正削球比反手容易得多,但使用的机率却比较少。正手削球对挥拍的限制是相当宽泛的,东方式正手、东方式反手、大陆式握拍都可以用来打削球,甚至西方式也可以,因为这些握拍方式用在削球上都不大容易形成对臂、腕有伤害性的动作,击球者完全可以凭自我感觉的舒适程度来决定采用哪一种方式。后摆至随挥过程中的要点与反手差不多,只要击球者不乱甩球拍,几乎就可以百分之百地击出一个好球。在此不做多论。

当前文章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