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文章
首页 找教练 找场馆 培训信息 教学文章 教学视频 品牌动态

中国教育已到内忧外患的时候

高信威 2013-03-13 13:12:00 2075浏览量

作者吴金庭撰文认为:学生们小学不知道为什么要学,中学之后学习只为了上大学,上了大学又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学。而找不到学习的原因或者说动力的根源就在于他们根本就不知道自己要学什么,自己喜欢什么。

4月19日,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中日韩美高中生比较研究报告》显示,中国高中生有着最强的国家意识——八成中国高中生表示国家遇到危机愿为国家付出。同时还有一个数据值得琢磨:48.7%的中国高中生表示,假如能自己选择,希望出生在别国。

4月13日晚,山东一位14岁女生李欣玥从自家五楼跳下,经抢救无效身亡。据女生妈妈说,当晚她收到老师发来短信,要求还没理发的女生这周末必须理发,孩子看到短信后说坚决不剪,拉开窗户很快就跳了下去

4月12日,江苏省启东市汇龙中学举行升国旗仪式,一名高二学生在国旗下发表讲话时,将之前老师“把关”过的演讲稿,悄悄换成另外一篇抨击教育制度的文章。

4月5日晚8时许,湖北省荆门市京山一中部分学生质疑学校乱收费,将学习资料撕毁并在焚烧,要求学校给出解释。

还记得当初那个嚣张得不可一世的韩寒,高喊着“六盏红灯照亮我的前程”,仰头大笑出了校门,在社会上照样混得风生水起。那个时候的韩寒,是在教育体系中的失败者,他没有优异的成绩,他不听话,他不守规矩。可是他用他在社会上的成功狠狠地嘲笑了教育体系。

那个时候的人们惊呼,教育体系的威严受到了一个差生的严重威胁。一些偏激的中学甚至直接禁止学生接触韩寒的作品,图书馆里更是没有韩寒作品的影子。

还记得求学时候,对教育满腔怨言的人都是那些在教育体系中失败的同学,他们或是在中高考中折戟上了专科,或是求学途中出国,或是直接辍学上了社会大学。

那个时候,我们这些所谓的优等生只是面带一抹优越的笑容说,他们这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出局的人没有资格评价这个教育体系。

而今天,这些活生生的新闻里,那些所谓的优等生,那些有着我们这些现在在大学里的人曾经拥有的身份的学生们,竟然倒戈相向,反攻教育体系,这个给了他们荣耀、光环和地位的教育体系。

那位私改国旗下讲稿的同学最直截了当,那些表示愿意为国奉献却希望来生生在他国的学生最含蓄,那位跳楼的女生最刚烈,那些焚书的学生最勇敢最实在,尽管他们所在的背景不同,所采取的行动也不尽相同,但他们都身处在中国的教育体系中,他们的反击都或是直接或是间接地打在了中国的教育体系身上。

当一个体系一个制度居然到了连体制内的既得利益者都反戈一击的时候,这个体系就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了。所谓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堤坝也许可以在外来的洪水中傲然挺立,但一旦它的内部架构开始被侵蚀的时候,它离崩溃也不远了。

不可否认,教育制度内的利益既得者很多,优等学生也是其中之一,也是最重要的之一。当连他们都开始反思这个教育制度、教育体系除了能给他们好的分数、允诺一个好的大学之外,还能给他们什么的时候,教育制度就到了必须反思自身的时候,确切的来说是教育制度的设计者和管理者就到了反思这个制度的时候。

这个教育制度到底哪里出了错?撇开那些最高端的优秀学生,对大部分考上一般本科院校的学生可以这么概括他们的历程:小学时候糊里糊涂求学,中学时候为了上大学拼命学,上了大学什么都不为拼命玩),玩累了偶尔想想自己这么十几年求学究竟学到了什么或者是后悔所学专业自己不爱,临近毕业了,粗糙烂制一张简历找份工作养家糊口。

在这个教育体制内,学生们小学不知道为什么要学,中学之后学习只为了上大学,上了大学又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学。而找不到学习的原因或者说动力的根源就在于他们根本就不知道自己要学什么,自己喜欢什么。这就好比说一个游戏的参与者玩到最后居然都不知道自己究竟在玩的是什么游戏,真的就是所谓的“重在参与”了。

而那一部分优秀学生们呢,他们对教育体制也有意见,但他们在忍,在等,等亮剑的时机。有条件,他们自己寻得时机就出国留学了。没有条件的,他们自己混好了以后把自己的孩子送出国去留学。他们对中外教育的评价就是,外国教育比中国教育好。

当然,上述情况是发生以前,以前的学生们有时间闲下来思考的时候往往是在大学。现在的情况是,这种情况发生期在提前,越来越多的高中生开始思考是否在国内上大学。

我甚至可以看到一个可怕的远景,愿意留在教育体制之内的学生越来越少,不论是天资聪颖的还是一般的,生源正在呈现出一种外流量逐年增加的现象。之前有看到一个笑话,说的是一个很牛的学校培养的本科生没有一个愿意在校内读研,统统到国外去了,被戏称为“国外预科班”,这个教育体制自己种的果树最后被别人摘走了果实。

现在更可怕的情况是,果树自己慢慢有了意识,他不愿被栽在这个有病的教育体制之中,他要往外逃。我们可以描绘出这样的一副景象,有条件的优等生和差生最先叛逃这个教育体系,到国外求学。

没有条件的优等生则是自己忍辱负重直到出人头地,有条件之后送自己的孩子出国留学。没有条件的差生不是自己有了机遇发达了,能送自己的孩子出国留学。就是继续在国内陷入恶性循环,一边咒骂教育体系,一边送自己的孩子进入这个教育体系。

长期的这样一个循环之后,这个教育体系所能留住的只能是那些没有条件叛逃的差生,他们一边心有怨言,一边不得不继续接受这个教育体系的折磨。

也许有人觉得这样的一个构想危言耸听,但现实的观照却可以为这个构想做一个有效的论证:现在的所谓上层人士有多人让自己的子女留在国内上大学呢?凤毛麟角。

这个论证并不构成这副构想的充分必要条件,但它能够提高这副构想成真的可能性,也就是说它是一个有效的演绎推理,这就足够了,这也已经足够了,这至少说明这副构想不是凭空捏造。

那么,现在可以肯定,这个教育体系有病,但它到底病在哪儿呢?有人说它没有培养出学生的思维能力,但我想更确切的说法应该是这个教育体系并没有培养学生运用思维的能力。学生的思维能力随着年龄增长逐渐萌芽,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意识到现在学习的东西不是自己喜欢的,但也仅止于此了。

学生们的思维能力只能做出这样的判断,却无力判断说什么才是自己喜欢的。这是残缺的思维能力,也就是说只能直觉上判断一个事实,但却不能用一个新的命题去推翻原命题,比如说,用“我喜欢的是A”这样的命题来推翻“B不是我想学的”的命题。

这种思维缺陷让学生们陷入了一个可怕的泥潭,中小学时候由于有父母有上大学这样的目的遮蔽了自己不想需数理化或者语数外的想法,但到了大学这个泥潭就暴露出了他狰狞的本性,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不喜欢本专业,却又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专业,不想学本专业于是逃课,逃课淘来的大把时间却不知道拿来学什么,于是这些时间只能拿来玩了,这是最简单、最让人快乐、也最普世的专业了。

现在有太多的大学生的大学成了电脑大学,手机大学,游戏大学,女人大学了,而越来越少的人还保持着自己的大学是学习大学了。

这种现状也成了之前那副构想的怪相的帮凶。除却社会和家庭背景的原因,这种教育体制到得最后培养的居然只是一大批只会吃喝玩乐的产品,这种体制中的那些结构性缺失还变相剥夺了很多学生积极上进的心,让他们变得贪图玩乐,玩物丧志。就比如说当学生的思维开始朦胧的时候,体制没有及时地在制度上或者在思想上予以帮助,这让学生在迷茫之后便掉入了极乐世界,许多人的四年彻底成了游戏大学和电视剧大学。

时至今日,教育体制已经真正到了内忧外患的时候,往日里被千夫指骂,现在开始被体制内的学生反戈,并且可以预见这样的学生越来越多。


当前文章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