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文章
首页 找教练 找场馆 培训信息 教学文章 教学视频 品牌动态

​小学1-6年级体育教学内容及重难点(武术、篮球篇)

爱教练小编 2022-05-13 14:38:02 1143浏览量

如何找到有爱的体育私人教练,为什么体育要从娃娃抓起,中小学教育的体育教学有哪些内容与重点?广州黄埔中考体测私人教练一起谈一下小学1-6年级体育教学的内容及重难点!


五、攀、蹬、爬、越


1、爬越60—80厘米高的物体(一年级)


动作要求:身体扶握跳箱一端两侧,一脚有力蹬地,另一脚蹬箱越过,两脚依此落地。


保护与帮助:站在跳箱一侧,靠近手扶箱的一端,手扶练习者的上臂。


重点:一脚蹬地的力量配合另一腿跨越器械的动作。


难点:动作协调、连贯,落地轻巧。


2、爬越80—100厘米高的物体(二年级)


动作要求:身体扶握跳箱一端两侧,一脚有力蹬地,另一脚蹬箱越过,两脚依次落地。


保护与帮助:站在跳箱一侧,靠近手扶箱的一端,手扶练习者的上臂。


重点:一脚蹬地的力量配合另一腿跨上器械的动作。


难点:动作协调、连贯,落地轻巧。


3、跳上成蹲撑,起立,向前跳下(三年级)


动作要求:助跑、起跳,两臂支撑器械(与肩同宽),同时提腰,屈膝上体贴近胸部,两脚踏上器械成蹲撑起立。两臂后举,稍蹲。两臂摆起同时两腿用力蹬离器械,身体向前上方腾起,在空中保持头正、收腹挺胸,两腿并拢,脚面绷直,使身体挺直。前脚掌落地、缓冲、两臂斜上举。


口诀:一跳(起)、二撑(器械)、三提腰、四贴(膝贴胸)、五蹲、六(起立)、七摆(两臂)、八蹬(离器械)、同时做,九腾(起)、十挺(身下),前掌落,屈膝缓冲,动作好。


保护与帮助:站在跳箱的前侧方,当练习者跳上时,一手扶其上臂,另一手托髋部帮助成蹲撑;跳下时,一手扶背部或腹部。


重点:起跳有力,跳下时,前脚掌着地,屈膝缓冲。


难点:一跳(起)、二撑(器械)、三提(腰)、四贴(膝贴脚)、五蹲撑。


4、跳上成蹲撑,向前跳下接前滚翻(四年级)


口诀:一跳(起)、二撑(器械)、三提腰、四贴(膝贴胸)、五蹲(撑)、六(起立)、七摆(两臂)、八蹬(离器械)、同时做,九腾(起)、十挺(身下),前掌落,屈膝缓冲,往前滚。


重点:向前跳下接前滚翻。


难点:整套动作的连贯性。


5、分腿腾越(五年级)


动作要求:助跑起跳臂前伸,含胸屈髋两腿分。推手及时展身体,屈膝缓冲稳落地。


保护与帮助:站在器械斜前方,练习者越过器械后,扶上臂;落地后扶背、腹。


重点:踏跳准确有力,推手及时。


难点:踏跳,推手与落地衔接配合。


6、斜向助跑直角腾越(六年级)


动作要求:(以左脚踏跳为例)斜向助跑,左脚踏跳右手撑跳箱,上体稍后仰,左腿在空中并拢右腿并与上体成直角,立刻换左手支撑,右手推箱斜上举,前脚掌着地,屈膝半蹲,保持身体平衡,左手仍扶跳箱。


保护与帮助:站在跳箱靠近练习者支撑手的地方,一手握支撑手的上臂,另一手托背部给予帮助。


重点:踏跳后用力摆腿。


难点:经直角姿势腾越时臀平于肘。



六、武术


1、五禽戏(三年级)


动作内容:虎寻食、猿摘果、鹤飞翔、晃臂熊、鹿长跑


重点:形象生动的模仿。


难点:动作协调。


2、步型拳(五年级)


动作名称:弓步冲拳—马步架打—歇步推掌—提膝穿掌—仆步穿掌—虚步勾手挑掌。


3、少年拳第一(六年级)


动作名称:震脚架打—蹬踢架打—垫步弹踢—马步横打—弓步撩掌—高虚步架打—跳步推掌—撩拳收抱。


动作要求:(1)、震脚时身体要直立下沉,左脚向前落步要轻;


(2)、蹬踢、下压要有力,与架打动作连贯、快速;


(3)垫步与弹踢要紧凑,弹踢时上体要稳定;


(4)落步不转体,转体达右拳;


(5)转体成弓步时左脚尖外展,右脚跟辗蹬,撩掌时上体稍前倾;


(6)右拳架打后左脚右移并收抱左拳,待成高虚步站定后再冲拳;


(7)左脚向前落步后要立即向前跳远,右脚落地要轻;


(8)抱拳要得力,击拍要响亮,收抱动作要连贯。


七、篮球


1、行进间直线运球(四年级)


动作要求:向前运球时,拍按球的后上方,同时后脚蹬地运球行进,球的落点在同侧脚的前方,跑动的步伐与弹起的节奏协调一致。(一带、二按、三推、四直)


重点:运球时,手触球的部位。


难点:运球时手部动作和脚步动作的协调配合及运球的力度。


2、行进间曲线运球(五年级)


动作要求:向前运球时,拍按球的后上方,同时后脚蹬地运球行进,球的落点在同侧脚步的前方,跑动的步伐与弹起的节奏协调一致。(一带、二按、三推、四曲)


重点:运球时,手触球的部位。


难点:运球时手部动作和脚步动作的协调配合及运球的力度。


我是一名中考体测私人教练,在广州黄埔区教学。想提升中考体测成绩,记得找我,我在广州黄埔等你。

当前文章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