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跑冠军孙英杰对跑步者的忠告,每个跑者必读!
如何找到合适的跑步私人教练,我总结了跑步冠军给出的跑步忠告,让你了解跑步的核心秘诀?作为一名广州花都跑步私人教练,今天来和大家分享一下每一个跑步者都需要知道的跑步忠告。
人物介绍:
孙英杰,辽宁沈阳人,中国女子中长跑项目上的当家花旦之一。2002年亚运会上包揽了5000米和10000米两枚金牌,成绩分别排名当年世界第二和世界第四。2003年世锦赛孙英杰与刘翔分别在女子万米和男子110米栏项目上为中国代表团赢得了仅有的两枚奖牌。孙英杰还多次在自己的主项马拉松上创造佳绩,2004年夺得世界半程马拉松赛的冠军,在北京马拉松赛上三连冠,并创造了女子马拉松历史上第三个世界最好成绩。
孙英杰教练结合自身经验,特别针对亚洲人体型,提出了一套马拉松长跑的运动方法。不仅能帮助跑步爱好者提升成绩,还能最大程度保护各关节不受伤害。以下是孙英杰教练的11点忠告。
一、不是用腿带动,要用中心轴带动身体
跑步不是用腿带动身体去跑,一定要用身体的中心轴去带动,然后再去做脚的动作。
在跑步的时候,重心不能放在一条腿上,身体的重量要放在两腿之间。因为脚触地的一瞬间,重心不当的话,跑得越快,膝盖承受的压力越大,就越有可能受到伤害。
二、缩小步幅,保持重心平稳
步幅要小。因为步幅小,就能保证重心始终稍稍在前,不然重心在后边,不利于跑动。
这样,能最大程度锻炼心肺功能,促进皮下脂肪的燃烧。
这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保证腿部肌肉线条。如果是大步伐,肌肉是横向发展的。
三、采用快步频,进行变速训练
这种变速不是说绝对的速度变化,而是步伐的频率变快。
步幅越小,频率变快的空间越大。
开始的时候,可以1分钟快1分钟慢,用这种方式变速。可能最开始坚持2分钟,跑步者就很累了。
具体到什么样的频率算是快和慢,孙英杰教练解释,慢并不是绝对意义上的慢,比如可以保持在1分钟180的步频,快步频则可以是1分钟200步以上。
这样的训练方法,可以逐渐锻炼心肺功能和腿部力量。
四、两种脚落地方式,长跑需用全脚掌着地
跑步者中间一直有前脚掌着地、后脚跟着地还是全脚掌着地的争论。
孙英杰教练说:
跑步有两种脚落地方式,要根据不同场地、不同比赛做调整。
在场地方面,一种是田径场,一种是公路。距离方面,一种是短距离,3000米以下的项目,另一种是长距离。
马拉松、公路跑,和田径场上的长距离,一定要用全脚掌着地。
如果开始找不到更好的感觉,可以脚尖微微翘起来。短距离跑步的发力点在脚的前部,步幅要大,后撩腿要高,可以短时间内寻求最快速度。
五、切记,脚后跟着地危害大
脚后跟着地有非常多的危害。因为脚后跟有很多血脉神经,长期脚后跟落地,如果跑友有3年以上的跑龄,将直接影响视力。
跑步过程中不断压迫,视力会受到影响。体重越大,压力越大。
跑步中脚着地不能从脚后跟过渡,就是前脚掌和全脚掌两种落地方法。
六、别给膝关节加压,脚离地面越近越好
关于膝关节受伤问题,教练说:
很多人跑步的时候,左边一脚右边一脚,横着跑。而且,后撩腿甚至高到膝盖以上,达到臀部位置。这种跑法在双腿的两条线上都给膝关节造成了巨大压力,这样非常容易受伤。
用非洲选手做对比:非洲人没有太多脂肪,而亚洲人身体的很大部分都是脂肪。脚从空中落地,直接、大力量触及地面,这种压迫力量往往是膝盖难以承受的。
因此,我们中国的跑步爱好者在跑步时要注意,脚离地面越近越好,身体要放正,保持平衡。
七、踝关节要灵活,不要大摆臂
大腿和髋关节需要整体往前,并不是单纯送胯,不是胯部主动发力,而是身体中心轴整体向前,依靠惯性走起来。
很多人以为跑步就是要用胯带动迈大腿,完全不是这样。
对于跑步时手臂和上肢如何调整,孙英杰说,摆臂频率要快,不是大摆臂,而是小颠臂,甚至不摆臂也可以。整个上身都是很放松的,很稳的。
坚持练习这样的姿势,保持身体平衡,很快就会有很大的进步。我是一名跑步私人教练,在广州花都教学,想学跑步的同学一定要记得找我哦,带你短时间内提升跑步速度,找到跑步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