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毛球战术练习技巧-培训日记二十三
羽毛球培训日记二十三:羽毛球战术技巧练习
战术训练一:
模式如下:教练站在网前(他总是很舒服的,杯摧啊),挑后场直线,我直线劈吊,他放网,我反放,他挑斜线后场,我斜线劈吊,他放网,我反放,他挑直线后场,循环往复之。要点不是太多,但其中的一个交谈很有参考价值。我在其中一个头顶位置脚步不到位的时候,采用了反手劈吊,相信很多人都会如此,教练不例外的批评之,道理我也明白,不外乎反手只能打出来劈吊和高球无法正手一样打出多种的、更有威胁的球来。接着,我进一步追问,许多球友都说,对于业余来讲,过分强调侧身,是不是会对腰不好,因为我们毕竟没有专业队员的身体素质,反正是玩玩,为了减轻身体负荷着想,是不是也可以多用用反手呢?今天最后一次课,特请教一下教练。教练答曰:错!专业队员确实是一定会强调头顶的侧身,每个教练都会这样要求队员,但业余爱好者的腰伤和劳损,和这个没关系。专业的为什么会腰部负荷过大呢,其原因并不是说头顶位侧身击球过多,而是因为强行进攻!以专业队员举例,比如A单打发小球,对手B挑头顶高球略不够到位的时候,A一般都会直接侧身但并不退步或少退步就是靠起跳的高度和腰力径直拧身斜跳强行进攻!这对腰部的负荷来讲,是非常大的。教练说,业余选手,即使想做这个动作,也未必做的出来,即使身体素质很好个别业余能做出来,长时间后也必定受伤。那么,对于我刚才所讲的头顶位置的侧身后退击球,靠的是步法,而不是腰,所以,只要步法技术正确并到位,并不会使腰部受伤。总之,不正确的动作和在此基础之上的过分的发力,都会导致受伤,正确的动作和顺畅的发力,则都是没问题的,呵呵,另外,热身是非常重要的,很多受伤都和热身不充分有关系。恩,这个问题的解答让我比较欣慰和解惑,不再纠结了,想进攻的时候侧身还是要侧,反手那么潇洒的动作为了节省体力也为了追求POSE也还是要多玩玩的,明白道理就好。再总结一下,侧身OK,但要以步伐为基础,步伐不行,仅靠侧身后的腰力强行进攻,自然会导致受伤,难怪有人说七分脚三分手啊。另外,很多人把脚法理解为能跑,呵呵,其实不是,我理解为其涵盖三个方面,一是步法技术,二是由脑而脚的节奏,三是脚踝、膝盖、肌肉的弹性和耐力,你让刘翔来打羽毛球,没用的,跑再快都没戏。
战术训练二:
训练模式如下:教练站在网前,基本不动,他发直线高球,我劈吊网前,他放网,我反放,他挑斜线高球,我后退杀斜线,他放网,我反放,他挑斜线高球,我斜线劈吊,他放网,我反放,他挑直线后场,我杀直线,他挑直线后场,此为一个循环,重复之。感觉自己的杀球比以前快了很多,教练说,倒不是说球速真的快了多少,而是比较能压的下来了,所以感觉上会比较快,落点能保证基本在中场,会有点小威胁。其间还是有几个小感悟和需要注意的地方:第一,杀球靠的是手腕,杀完之后,手臂一定要自然的回收到身体坐下侧,我的问题是杀完后手臂回收的不够自然和放松;第二,放网就是放网,特别是反手,不要总是反搓,搓的离网太近有时不是好事儿,此点以前说过N此了;第三,体能极限之下,就是拼意志了,特别是现在的战术训练,强度远大于以前的多球训练,更是容易在体力崩溃之下导致动作变形,也正因为此而更需要多多顶一顶。
3.关于肌肉放松与精神集中。
今天所有的羽毛球战术训练在进行的时候,教练都经常会在这两个方面喊话,说我肌肉绷得太紧,说我注意力不集中。肌肉的放松和精神的集中,是不矛盾而且是统一的,其感觉如同太极拳。比如在劈吊的时候,教练一定要我用“玩”的心态去打这个球,如果球太近落网了,教练说,不是力气不够,而是技术上的“送”的不够,搓放网也是一样,越是放松自然,反而出来的效果越是更好。而且,教练说,人在非常累的时候,特别是连续的多拍之下,虽然力气变小了,但肌肉反而会发紧,更应该注意放松,不过,因为力气的衰竭打出来的球本身,则确实可能不够有力,所以反而要放松的打远点,哈哈,有道理,也并不矛盾。大家自己体会体会,很多时候的被动劈吊,正是此原理的最好印证。精神上集中的这个要求在上面的扑网训练中,表现的最为淋漓尽致。双打里,很多时候的一败涂地,最大的可能就是精神或节奏一下子难以集中,从而被对方给打顺了。这时候怎么办呢?喝喝水,擦擦汗,系系鞋带,换换球,等等。教练说,在精神上感觉不太顺或体能TOUCH到极限的时候,这都是主动休息找回节奏甚至破坏对方感觉的好办法,实在不行,就利用一些肯定要被打死的球在地上打个滚,把地上搞满汗水,那裁判就没办法了,总得叫人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