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文章
首页 找教练 找场馆 培训信息 教学文章 教学视频 品牌动态

​作为父母我们会说“人”话吗

蔡晖 2020-12-21 10:19:06 246浏览量

无意中翻出了我一年前写的文章,这其实是关于《父母的语言》这本书的推荐,老实说在育儿的过程中,我看了无数教育类的书籍,但有时会越看越发觉得自己不懂教育。我想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当事情发生的时候,自己不会“说”人话,不懂得沟通的艺术导致了问题的发生。所以现在重新搬出这篇文章也是为了给自己再一次提醒。


《父母的语言》很重要

在之前我一直以为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还是不错的,可现在我很有挫败感,那天当我跟孩子他爸进行了深入沟通之后。

我是出于爱而常常跟他分享让我很受益的东西,而他并不认可,他认为我跟他讲这些只不过是为了证明自己的优秀,只是为了控制他。这让我很震惊,我从来没想过我只为分享却会让他有这么不舒服的感受。

我想表达的是爱,却让对方感受不到,我困惑极了。难道是我爱的传递方式出了问题?我们两个感情深厚的人竟然出了沟通问题,那与孩子们的沟通方式是否有问题,可想而知。

于是我听了樊登老师所讲的《父母的语言》这本书。一切豁然开朗,老公的叛逆,孩子的叛逆似乎都在情理当中。

没有把关注放在他人的想法上,只是带着评判去沟通,换来的就将是对方的反逆。是的,也许我总在不经意间评判他人,认为他这不对,那不对,为什么不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做,于是矛盾就来了。

《父母的语言》一书中最打动我的地方是3t原则。

1.共情关注

2.充分交流

描述日常活动、不用代词、训练“脱离语境的语言”、“扩句”

3.轮流谈话

4.关掉手机和电视

对照自己的实际情况,我知道,在共情关注的环节,我们长期没有有意识地观察孩子在关注什么,然后在适当的时候跟孩子谈论他所关注的事情,从而引导孩子自己解决问题。

关于交流这样的环节,我们有做得好的地方,也有不足之处。儿子小时候我们每天上楼梯都会教他认楼梯上的数字及跟孩子一起数台阶。所以他刚学会说话就认1-7的数字(我们住七楼),刚上幼儿园便可以数50以内的数字了。在日常生活中不管看到什么他感兴趣的东西我都会让他自己点着数一数。因为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这样做,所以现在每当我问到有关数学方面的问题时他都会很热情地响应我。

关于数字时代的电视、手机等问题,对于我们的教育没有什么障碍,我们不迷念,孩子自然不迷念。最后,我自己总结我需要加强的地方是关注孩子的感受,减少命令型语言跟孩子说话,鼓励孩子时要肯定过程而不是一味的夸“棒”或是“聪明”,让孩子知道努力与坚持比聪明更重要。批评孩子时是基于行为的批评而不是对人格的批评。

《父母的语言》是一本不可错失的好书,感恩樊老师的分享,也希望更多的父母关注它,运用它。



当前文章地址: